.遭遇狀況
穿著一般鞋子,容易在行走時掉落,穿著後條帶鞋款扣不住腳跟,有拖行的不自然感。
.挑鞋重點
選擇包覆性完整、後跟支撐力足夠、鞋面有鬆緊帶設計的休閒便鞋,也可選用腳背或腳踝繫帶固定的繫踝跟鞋,固定後護跟位置,減少踝下關節移動。
善用工具輔助
萬一真的買不到百分百合適的鞋,或者為外型犧牲局部舒適度,還是有辦法藉由鞋材,讓鞋好穿些。
市面上很輕易能買到輔助鞋材,最便宜的泡綿易耗損,且舒適度低,較貴的矽膠和乳膠材質可記憶腳型並吸震抗壓,最貴的真皮觸感較佳且吸溼透氣,可依個人喜好選購。
1.鞋材分類
前腳掌減壓墊:
穿高跟鞋一整天,由於前掌落地,久走會有壓力,當前掌放置減壓墊,有支撐時,較能舒緩疼痛,還可止滑;若買到大半號鞋,也可放入前掌墊,填補楦頭空間,讓鞋子合腳好走。
後踵貼片:
新鞋不合腳時,腳後踵容易摩擦破皮,貼OK繃也無法解決時,可使用後踵貼片,增加腳與鞋的貼合度,舒緩疼痛。
鞋墊:
分全掌、半墊、3/4墊等,可按照鞋子內部空間,選擇鞋墊款式,讓鞋更合腳。另有增高鞋墊,可讓身高視覺效果變好,但因增加前後掌落差,建議在重要場合才穿,常穿會對膝蓋造成負擔。
腳趾保護套/分離套:
支撐中足關節鬆弛的韌帶,伸展腳趾,降低拇趾外翻的不適感。任何時候都可穿戴,即使只有一腳疼痛,也可兩腳穿著,調整上身平衡。
2.其餘小幫手
OK繃、透氣膠布:
穿新鞋可隨身攜帶OK繃和透氣膠布,貼腳後跟,防止磨破皮。
蠟燭、皮革軟化劑:
若新鞋某些部分皮質硬,可在鞋緣上蠟,或使用包上防塵布的槌子輕敲鞋緣,軟化皮質。
擴鞋器:
新鞋若磨腳或楦頭過窄,可用擴鞋機稍撐大;但還是建議買合腳鞋,因皮質有彈性,擴大仍會回復,最終還是得常穿、用腳擴鞋。
束鞋帶:
穿著高跟鞋重心易往前傾,使用束鞋帶可固定腳背,避免行走時掉腳。
via UDN STYLE: 配件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