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

陳美雲/2個兒子大不同 不給壓力講道理





style




style




吳季衡(右)與吳季剛兄弟情深。圖/天下文化提供




2014/05/08 記者陳若齡 提供者/udn


「我媽不會給我們壓力,但會跟我們講清楚,應該做的事情有哪些,念書就是其中之一,因此要完成基礎學業,當然也對功課有所要求」,季衡回憶,「但她會告訴我原因,至少我不覺得念書是為了她,而是為了自己」,


例如,陳美雲會解釋給孩子瞭解,進ESL是因為英語能力不夠,但如果想要在加拿大生活,交當地的朋友,一直留在ESL就很難打入正常人生活,來加拿大的意義也就不大,把要不要在加拿大好好生活的選擇權留給孩子自己思考。當然,這樣子的教育方式,尤其適合個性認真的季衡,所以他進ESL半年就出來,進公立學校後隔年就考進St.George。


求學大不同


吳季衡 激將法有用


對孩子的溝通和教育是一門藝術,而如果用音樂來形容,陳美雲對溫順的大兒子季衡就像是在奏進行曲,以帶著激勵的方式讓孩子產生自信和好勝心,勇於追求想要的目標。


好比還在念公立學校的時候,陳美雲每天帶孩子回家途經St.George,就指給孩子說以後就是要來念這間私立學校,但季衡因不喜歡穿制服而抗拒,「媽,你不要再講了,我們好不容易不穿制服了,現在又要來穿制服,我不要。」


陳美雲不放棄,仍然經過就講,之後季衡通過ESL,她趕緊去拿了St.George的報名表,季衡仍說不想念這要穿制服的學校,便先鼓勵他說半年念完ESL很厲害,又說「你也不見得考得上,人家都考了3、4年都考不上,我們去考考看就好」,在激將法下結果竟一次考上了。考上了之後,為了讓季衡願意去讀,她不僅讚美而且又仔細解釋國外為了培養小孩進一流大學,多半會就讀私立學校,而且學校有比較多志同道合的朋友,激起孩子的自尊和榮譽心後便順利讓他去讀了。


不過這方法只適用於乖順且對自我要求高的大兒子,瞭解自己孩子個性的陳美雲說,「對季剛就不管用了。」


吳季剛 面試提問多


因為有哥哥在先做榜樣,季剛小學畢業後要去念St.George時沒那麼曲折,但入學面試時著實讓人嚇出一身冷汗。「我很喜歡藝術,請問讀你們學校,可以提供我什麼藝術資源?」季剛回答完校長面試問題後竟如此反問,陳美雲被這突來一問嚇呆了,沒想到他又說,「我哥哥念你們學校,但你們中學和高中之間隔這麼遠,小孩子下課從那邊到這邊很容易就跑出去了,我覺得學校的安全很有問題。」


學業成績沒哥哥優異的季剛,觀察力和意見倒是很多,陳美雲想,這下完了,學校應該不會要他了,沒想到負責面試的校長卻認真回答他每個問題,還說要請學校負責藝術的老師與他說明,就這樣季剛跟校長講了10到15分鐘,是最長時間的面試,別的孩子都問一題答一個很快就出來了,結果竟也錄取了。


陳美雲慶幸,學校喜歡這樣有想法的孩子,所以即便學科成績不強,但季剛在不同領域能力的特質能被欣賞。這也更堅定她當初要帶孩子到新環境的信心。







via UDN STYLE: 名人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